- 联系人:许经理
- 手机:18662538975
- 电话:0512-62764773
- 邮箱:xuyinghua@tst-robot.com
- 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金燕路66号
焊接知识课堂:埋弧焊接常见缺陷成因及预防措施
作者:小编 时间:2025/4/1 8:58:50
一、影响焊接缺陷的因素
01
材料因素
焊丝或焊条、焊剂、保护气体。焊接材料与母材匹配,匹配不当 可引起焊接区域出现裂纹、气孔等缺陷,也可能使钢材产生脆化、软 化、耐腐蚀性能变化!
02
工艺因素
首先是焊接热源的特点,也就是功率密度、功率大小、最高温度;其次是熔池及附近区域的保护方式,如熔渣保护、气体保护、气-渣 联合保护及真空焊接等。焊接过程就是冶金过程,必然对接头质量和 性能起决定性影响。
二、常见焊接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分析
01
结晶裂纹
在金属凝固过程中,金属纯度不同结晶速度不同,金属结晶使得 体积减小收缩,产生拉伸变形,当变形量超过塑性变形极限就产生了 结晶裂纹。冶金因素和收缩力的因素是影响结晶裂纹形成的两个主要 因素。从而可知焊丝与母材配套是非常重要的。
02
冷裂纹
高强钢焊接时经常遇到延迟裂纹,原因是:钢种的淬硬倾向;焊 接接头的含氢量及其分布;焊接接头约束应力状态。这是产生延迟裂 纹的三大因素。
a.钢的淬硬倾向,取决于钢的材质,牌号越高,强度越硬,淬硬 性越强。板厚度大易产生冷裂缝,温差大冷却速度快易产生冷裂缝。在急剧冷却的条件下容易发生脆断。
b.氢的作用,氢是引起焊接件产生延迟裂纹的主要原因并且具有 延迟的特征。焊接接头氢含量越高,则产生裂纹的倾向越大,当含氢量超过某 一临界值时,便开始出现裂纹。氢的含量越大裂纹的尺寸和数量越大。氢的临界含量与预热温度以及冷却速度等而异,随着碳当量的提高产 生焊接裂纹的临界含氢量将降低。就是说:钢的碳当量越高,强度越 高,产生焊接裂纹的临界氢含量就越低,更易于产生冷裂纹。
c.焊接接头约束应力状态,在焊接时主要存在以下应力:不均匀 加热和冷却产生的热应力;结构本身产生的应力,和结构的刚度、约 束条件、焊缝位置、焊接顺序、构件自重以及负载有关。
03
再热裂纹产生的原因
焊接接头再次加热时,由于第一次焊接热过程中的饱和碳化合物 (主要是钒、钼、铬的碳化物)再次析出,参与第二次焊接冶金过程, 造成晶界的弱化和脆化,当境界的塑性应变能力不足以承受焊接产生 的收缩应变时,就产生了再热裂纹。
04
气孔产生的原因
焊接时熔池金属在凝固过程中,有大量的砌体要从金属中逸出来,当凝固速度大于气体逸出速度时,就形成气孔。
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:母材或填充金属表面有锈、油污等,焊丝焊剂未烘干会增加气孔量,因为锈、油污、焊药皮、焊剂中的水分在 高温下分解为气体,增加了高温金属中的气体含量。焊接能量过小, 熔池冷却速度过快,不利于气体逸出。焊缝金属脱氧不足,焊芯锈蚀 或药皮变质、剥落等因素也会增加氧气孔。此外,埋弧自动焊电压过 高,接头未清理干净,焊剂中混有垃圾,焊剂覆盖厚度不当或焊剂斗 阻塞,焊丝表面清理不够等,焊接过程中都易产生气孔。
气孔的危害:气孔减少了焊缝的有效面积,使焊缝疏松,从而降 低了焊缝强度,降低塑性,严重时还会引起泄漏。气孔也是引起应力 集中的因素,应力集中易产生断裂。氢气孔还可能促成冷裂纹的出现。
05
接头组织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产生原因
焊材与母材匹配不当,或焊接过程中某些元素烧损等原因,容易 使焊缝金属化学成分发生变化,造成焊缝金属组织不符合要求。影响 力学性能下降,还会影响焊缝耐腐蚀性能!
06
焊缝残余变形的产生原因
焊接过程对焊件进行局部加热,不均匀加热是工件产生不均匀变 形的原因。焊缝和焊缝附近的金属发生收缩。收缩发生在两个方向:沿着长度方向的纵向收缩和垂直于焊缝的横向收缩。
07
偏析的产生原因
偏析产生的原因是,熔池中的焊缝金属在凝固过程中,液相、固 相两相在变化着的。先结晶的固相比较纯,后结晶的固相富集杂质, 由于焊接过程冷却较快,结晶先后所产生的化学成分不均匀,从而形 成了偏析。
08
夹渣的产生原因
a.坡口尺寸不合理;
b.坡口有油污;
c.多层焊接时,层间清渣不彻底;
d.焊接线能量小;
e.焊缝散热太快,液态金属凝固过快;
f.焊条耀皮、焊剂化学成分不合理,熔点过高;
g.多层分道焊接时,焊丝位置不当。
09
产生未透焊的原因
a.焊接电流小,熔深浅;
b.坡口和间隙不合理,钝边太大;
c.磁偏吹影响;
d.焊条扁芯度太大;
e.层间及焊根清理不良;
f.焊丝未对准;
10
产生未熔合缺陷的原因
a.焊接电流过小;
b.焊接速度过快;
c.焊条角度不正确;
d.产生弧偏吹现象;
e.焊接处下坡焊位置,母材未融化时已被铁水覆盖;
f.母材表面有油污或氧化物影响熔敷金属与母材之间的融化结合;
g.焊缝拒不弯曲过大。
11
咬边产生的原因
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是电弧热量太高,即电流太大,焊丝速度太 小造成的。坡口不合理或装配间隙不均匀,焊丝与工件角度不正,摆 动不合理,电弧过长,焊接次序不合理,焊接参数不当等都会造成咬边。
三、常见焊接缺陷的防止措施
01
防止结晶裂纹的措施
a.控制焊缝中硫鳞碳等有害元素。这些有害元素主要来源母材和 焊接材料。母材中的有害元素要低于国家标准,焊丝、焊条药皮、焊 剂中的有害元素低于同牌号的母材。
b.对熔池进行变质处理。通过变质处理细化晶粒,不仅可以提高 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,还可以提高抗结晶裂纹能力。
c.调整熔渣的碱度。焊接熔渣的碱度越高,熔池中的脱硫脱氧越 完全。杂质越少,越不易形成低熔点化合物,并可以显著降低焊缝金 属的裂纹倾向。因此在焊接较重要的产品应选用碱性焊条和焊剂。
d.防止结晶裂纹的工艺措施
在产品一定的条件下,调整工艺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结晶裂纹的产生。
第一调整焊接参数,得到抗裂能力较强的焊缝形成系数。焊缝形 成系数随着电压升高而增加,随着电流增加而减小。当线能量不变时 焊接速度越大裂纹倾向就越大。
第二调整冷却速度,冷却速度越高变形率越大,结晶裂纹倾向就 越大。冷却速度可以通过调整焊接参数、预热以及施焊的时间来实现。通常用增加线能量来降低冷却速度的效果是有限的,采用预热效 果明显,但是预热成本高,劳动条件差,只有焊接结晶裂纹非常敏感 的材料时,才用预热法。利用焊接产生的余热可以降低冷却速度,多 道焊接时,道与道之间不停顿连续施焊可以降低冷却速度。焊接后及 时覆盖也可以有效降低冷却速度。
第三调整焊接顺序,降低约束力。在产品尺寸一定时,合理安排 焊接顺序,对降低接头刚度、减小变形有明显效果,从而可以有效地 防止结晶裂纹。
02
冷裂纹的防止措施
a.选用优质低氢焊接材料和低氢焊接工艺;
b 控制氢的来源,烘干焊条、焊剂,注意环境湿度,仔细清理坡 口附近的油污、铁锈;
c.适当加入某些合金元素,提高焊缝金属韧性,也可防止冷裂缝 产生;
d.工艺措施,正确的施工程序、焊缝位置和施焊顺序,选择焊接线能量,预热温度,焊后热处理;
03
再热裂纹的控制措施
a.选用在热裂纹敏感小的母材;比如铬钼钢,铬含量大于1.5%的 比小于1%的好。
b.避免采用应力集中的结构,力求避免产生应力集中的缺陷(夹渣、为焊透等);
c.应选择高温强度低于母材的焊缝;
d.提高预热温度,焊后采用缓冷措施,均可减少再热裂纹的发生。
e.用低强高速的焊缝盖面,或焊完后用钨极氩弧焊将表面重熔一次,也可以减缓残余应力,有利于减少再热裂纹
04
埋弧焊缝裂纹防治防法综述:
a.合理选配焊接材料;
b.合理选用焊丝,焊丝质量要达标;
c.适当降低焊速、焊前预热,焊后缓冷;
d.双面焊接时,焊前适当预热或减小电流,降低焊速;
e.改进坡口;
f.调整焊接参数或改变极性(直流);
g.合理安排焊接顺序;
05
防止产生气孔的措施
a.清除焊丝坡口及其附近的油污、铁锈、水分和杂物;
b.焊剂按规定烘干;
c.焊前预热减缓冷却速度;
d.用偏强的线能量施焊;
e.焊剂必须过筛、吹灰、烘干;
f.调节覆盖层厚度疏通焊剂
06
防止接头金属组织和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措施
a.调整焊接工艺,当功率不变时,增加焊接速度可以使焊缝晶粒细化。为了减少熔池金属过热,在埋弧焊时可以向焊缝金属中附加冷 焊丝,或在坡口预置碎焊丝。
b.焊后热处理,可以起到改善组织性能、消除残余应力、排除扩 散氢的作用。
c.由于化学成分引起的焊缝性能不符合要求,应采用在焊剂中添 加易烧毁的有用元素加以补偿。
07
防止残余变形的措施
1 设计措施
a.合理设计焊缝尺寸和形状,焊缝尺寸大焊接变形大;
c.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焊缝;
c.合理设置焊缝位置,尽可能对称与截面中性轴,或使焊缝接近 中性轴,这对减少梁、柱构件挠曲变形有良好效果;
2 工艺措施
a.采用反变形法,事先估计好变形的大小和方向,在装配时给予 一个相反的变形与焊接变形相抵消,焊接后保持设计要求。
b.刚性固定法,将构件加以固定,限制焊接变形。这种做法可以 减少焊接变形。
c.合理选用焊接方法,用能量较低的焊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焊接变形。
d.合理的装配顺序可以有效减少焊接变形
08
防止产生夹渣的措施
a.焊接前应对焊件认真清理,多层焊接时应对前一层熔渣清除干净。
b.防止未焊透、未熔合的措施
c.调整焊接参数。
d.修正坡口尺寸。
e.焊丝送进速度与所选焊接参数相协调。
f.进行操作,及时发现问题,及时采取措施补救。
01
防止偏析的措施
a.减少焊缝中的有害杂质(S、P、C);
b.控制和调整焊接速度;
c. b.控制和调整焊缝冷却速度。